自律、维权、协调、服务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分支机构动态
返回栏目页

非甾体抗炎药的正确使用
发布时间:2024-12-18 来源: 阅读[] 【字体:
打印

  王凯 付敏(潍坊市人民医院)

生活中,我们常被各种疼痛困扰:头痛、牙痛、关节痛……这时,很多人会选择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来缓解症状。这类药物因其强大的镇痛、抗炎作用,成为了家庭药箱中的常备药。然而,您是否真的了解它?

一、 “包治百病”的错觉:NSAIDs是什么?

NSAIDs是一类不含甾体结构而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等作用的药物。通常用于多种关节炎、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NSAIDs 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成前列腺素通路中的环氧合酶(COX),减少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生成而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根据作用机制,可将 NSAIDs 分为非选择性 COX 抑制剂和选择性 COX-2 抑制剂。常用的非选择性 COX 抑制剂有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等,而选择性 COX-2 抑制剂包括塞来昔布、尼美舒利、艾瑞昔布、帕瑞昔布等。

在我国,NSAIDs被广泛使用,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关注。

二、是否为“止痛神器”,其有哪些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NSAIDs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通过发挥抗炎作用而缓解疼痛。因其抗炎作用也可以起到退热的效果,因此临床中也可以用作退热药。

NSAIDs的镇痛作用:主要作用于疼痛部位的外周,能产生中等程度的镇痛,对于各种创伤引起的剧烈疼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是没有效果的。一般用于关节肌肉疼痛、头痛、牙痛等慢性疼痛。

NSAIDs的抗炎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白细胞的聚集、减少缓激肽的形成,改变淋巴细胞反应,减少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迁移和吞噬作用、抑制血小板的凝集等发挥消炎作用,从而对控制风湿免疫性关节炎的急性疼痛起到“治标”的作用。

三、 “是药三分毒”——滥用NSAIDs的危害

NSAIDs虽然疗效显著,但绝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把它当成“万能药”,不遵医嘱随意服用,很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风险。

1、胃肠道损伤: 这是NSAIDs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长期或过量服用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痛、胃出血、甚至胃溃疡等严重后果。有资料表明,大约有30%长期服用NSAIDs的患者有消化道症状,约有10%长期服药者发生胃溃疡,其发生率高于不用药者5 ~ 10倍,3%患者发展为胃出血和胃穿孔。

2、皮肤反应是NSAIDs应用的第二大常见不良反应,以舒林酸、萘普生、甲氯芬酸和吡罗昔康多见。皮肤损害包括皮疹、荨麻疹、瘙痒、剥脱性皮炎、光敏等皮肤反应。

3、心血管风险: 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某些NSAIDs,特别是高剂量服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心悸等。

4、肝肾损伤:长期服用NSAIDs,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尤其是本身就患有肝肾疾病的人群,更要谨慎使用。布洛芬、萘普生可致肾病综合征,酮洛芬可致膜性肾病,吲哚美辛可致肾衰和水肿。大剂量使用保泰松可致肝损害,产生黄疸、肝炎;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常易导致严重肝毒性,以肝坏死常见。对健康个体使用治疗剂量的NSAIDs一般很少引起肾功能损伤,但对一些易感人群会引起急性肾损害,停药可恢复。

5、其他不良反应:除上述风险外,滥用NSAIDs还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可能导致皮疹、过敏反应、头晕、耳鸣等不良反应。

四、安全用药,守护健康:NSAIDs的正确打开方式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NSAIDs的疗效,同时避免其潜在的风险,应牢记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药物:NSAIDs种类繁多,不同药物的适应证、剂量、用法都不同。应严格掌握NSAIDs的使用适应证和禁忌证, 防止滥用。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塞来昔布;为降低对胃黏膜的刺激,阿司匹林片尽量选择肠溶制剂,普通的阿司匹林片宜餐后半小时服用,而肠溶片宜空腹服用。避免有NSAIDs相关性溃疡或出血的患者使用NSAIDs。

2、短期用药,控制剂量:NSAIDs一般用于缓解急性疼痛,应尽量短期用药。NSAIDs具有封顶效应,应避免超剂量用药。过量用药,疗效不增加,但是副作用会显著增加。治疗不同疾病时应选用适当的疗程,例如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天,用于治疗头痛一般不超过5天。如痛风的患者治疗应立足于通过控制血尿酸减少痛风发作,而非长期依赖NSAIDs;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应立足于抗风湿药和(或)生物制剂控制病情,而减少对NSAIDs的依赖;骨关节炎的治疗也可以考虑使用病情改善药物及关节腔注射药物等。

3、关注药物相互作用:NSAIDs一般不宜联合用药,以免引起肝、肾、胃肠道的损伤。不宜与抗凝药物合用,否则会增加出血倾向。阿司匹林、保泰松等可增强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易致低血糖。

4、关注不良反应,及时就医:服用NSAIDs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状况,一旦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5、特殊人群需谨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等慢性病的人群,服用NSAIDs前应咨询医生,评估用药风险。老年人尽量选择较小剂量或者代谢较快的NSAIDs,心血管高危人群应该谨慎使用NSAIDs。

6、个体化用药。由于每个患者对不同药物的耐受性和疗效都不一样,个体差异比较大,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并发症、体重、治疗反应等选择合适的NSAIDs的种类、剂型和剂量。

五、科学止痛,健康生活:其他缓解疼痛的方法

缓解疼痛不能只靠吃药。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很多安全有效的缓解疼痛的方法,例如物理疗法: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运动疗法:适当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缓解疼痛;心理治疗: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加重疼痛感,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改善情绪,从而减轻疼痛。

NSAIDs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而滥用则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希望大家都能树立科学的用药观念,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守护健康。

审核:张琴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