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
自律、维权、协调、服务 |
“抗生素”与“消炎药”,你还傻傻分不清楚吗?
张永州(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身边很多人感冒发热的时候,会从家里的药箱中找点抗生素(俗称消炎药),吃两片消消炎杀杀菌;咽喉肿痛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吃消炎药……日常生活中,“炎症”随处可见,但是对于“消炎”来说,很多人对抗生素和消炎药傻傻分不清,甚至可能将两者划上等号。
那么“炎症”到底是什么?抗生素和消炎药有什么区别?抗生素、抗菌药物与抗微生物药物又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下面让药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一、什么是“炎症”
炎症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以直接及间接免疫机制方式损伤组织,造成组织变质、渗出和增生的病理现象。简单来说,炎症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常表现为机体某个部位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炎症反应是把双刃剑,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但是当反应过度时,那就是有害的。
炎症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感染性炎症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常见的如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脑膜炎等。
非感染性炎症可以由以下多种因素造成:
1、物理性因素:高温或低温、放射线及紫外线。
2、化学因素:外源性:强酸碱、松节油、芥子气等;内源性: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或病理条件下体内堆积的代谢物,如肾功能不全时,毒素不能排出体外,将形成严重的致炎物质。
3、机械因素:挤压伤、冲击伤、切割伤等。
4、过敏反应:Ⅰ、Ⅱ、Ⅲ型变态反应,以及其他自身免疫反应,均是炎症过程。
5、临床上组织增生、缺血与再灌注也可引起炎症。
二、什么是“消炎药”与“抗生素”
“消炎药”在医学上指“抗炎药”,是指能够抑制或消除炎症的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起到缓解炎症、解热镇痛的作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等),另一类是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
而我们常说的“抗生素”,是通过消灭病原体来控制感染,达到消除炎症的作用,仅针对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治疗有效,而对其他炎症无效。
所以,由以上概念可以看出,抗生素并不等于消炎药,由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必须接受抗感染治疗。
三、抗生素、抗菌药物和抗微生物药物的区别与联系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药物。抗菌药物除了来自自然界中某种微生物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外,还包括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抗菌药物,比如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
抗微生物药物是指通过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或繁殖,用于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细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等。
图1 抗微生物药物的组成
因此,抗生素、抗菌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具有从属关系,它们与消炎药并不对等。滥用抗微生物药物会导致菌群失调、肝肾功能损害、细菌耐药增加、抗生素相关腹泻、二重感染等问题,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抗生素≠消炎药,分清抗生素与消炎药,合理使用药物。同时我们要做到不随意买药、不任意服药、不自行选药、慎重减/停药。
审核:储洁琼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